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CASLAR
(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)
主编: Istvan Kecskes 共同主编:彭利贞
ISSN(印刷版)2193-2263 ISBN(在线版)2193-2271
De Gruyter Mouton 语言:英语,汉语
出版形式:期刊
首页 > 期刊浏览 > Volume 1-Issue 1 (Jun 2012) > 正文 |
标题: | 汉语二语习得中介词的词类属性及其认知机 |
副标题: | |
作者: | 方环海 |
作者地址: |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( fhuanhai@163.com) |
关键字: | 二语习得; 现代汉语; 介词; 动词; 认知机制 |
正文浏览: |
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体系中,介词与动词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,以往研究者对动词与介词的词类属性关系研究取得很大进展,但是介词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类范畴,争议很大。文章从韵律句法学和轻动词理论的视角进行探讨,认为动词后的介词需要并入前面的动词,句子才会合法,动词前面的介词基本都具有实现轻动词的句法功能,从而在语言学理论上实现对介词的词类属性的词法与句法的解释。为了在语言的内在认知心理加工上说明介词的加工机制,文章还从认知科学角度设计了认知科学实验,实验研究发现动词与介词无论在语义还是语法上均没有显著差异,显示大脑的认知加工没有显著差异。通过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分析,文章认为介词仍应处理为动词的一个次类,对汉语作为二语的教学与研究领域而言,语言科学的理论推演与认知科学的实验验证,二者缺一不可。 正文下载 |
浏览次数: | |
发表时间: | 2012年06月10日 |
上一篇:论“虚实象似”原理* | 下一篇:从学习者偏误看汉语程度副词的教学 |